马耳他学生参加“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相关活动。 受访者供图
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科学老师、“中国角”的创办者阿佐帕迪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师生合影。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的圣玛格丽特中学,有个小小的“中国角”,在当地颇有名气。自201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与发展的一扇重要窗口。“不论对圣玛格丽特中学还是马耳他整个教育界,‘中国角’都是一个伟大的项目。”马耳他一名教育官员这样评价。
今年7月,“中国角”的创办者、圣玛格丽特中学的科学老师阿佐帕迪带着10余名学生来到中国,参加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赴北京、山东等地,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学生们不仅可以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可以通过交流活动搭建两国友谊的桥梁。”阿佐帕迪说。
“让他们学会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
7月4日,阿佐帕迪和学生到故宫博物院参观。廊檐下,望着蒙蒙细雨中的古建筑,他忆起10多年前第一次到中国的情景。“我和母亲从马耳他出发,先到上海,后到苏州、北京等地。母亲非常爱中国、爱中国人民,那是一次幸运且令人兴奋的旅行,充满了温暖的回忆。”阿佐帕迪告诉记者,因为祖母常讲跟中国有关的故事,他从小就非常喜欢中国和中国文化。
首次中国之行让阿佐帕迪萌生了“把中国带进马耳他课堂”的想法。回到马耳他,他便行动起来,在各方支持下,于2010年在圣玛格丽特中学创办“中国角”。志在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阿佐帕迪常被问:“为什么会选中国?”“我会反问‘为什么不能是中国’,中国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为什么不能是中国呢?我向学生传递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让他们学会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搭建桥梁。”阿佐帕迪说。
从茶道、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到高铁、机器人等当代科技成就,学生们可以在“中国角”尽情感受中国的魅力。不少马耳他学生表示,参与“中国角”的活动不仅让他们了解中国,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在阿佐帕迪的科学课上,学生会听到青花瓷的原料和烧制过程等内容,其实这是一节关于化学元素的课。“我会在课堂中尝试引入中国文化及科技发展等内容,希望有助于学生拥抱多元世界。”阿佐帕迪说。
“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到中国看一看”
参加此次文化交流营的马耳他学生都是第一次到中国。阿佐帕迪感受着这些学生的兴奋,“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来到了中国”。
在北京,学生们参观故宫博物院,惊叹于中国历史的深厚和古代建筑的雄伟;在山东曲阜,学生们观看《金声玉振》大型礼乐演出后,表示“演出带来了无法形容的震撼”……他们有个共同的愿望,“希望将来有机会再到中国看一看”。
在阿佐帕迪看来,从北京到山东等地,学生们不仅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还和中国民众一起交流,是十分难忘而美好的经历。
说到对中国人的印象,阿佐帕迪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中国人,我会用‘胸怀宽广’。这是我数次到中国都感受到的。在这次交流活动期间,我遇到一个小男孩,送了他一件小礼物。他把父母介绍给我,大家交流后,他们便离开了。没想到的是,小男孩又带着他的父母返回,只为回赠我一枚徽章。小男孩告诉我,礼尚往来是中国的传统礼仪。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会永远记得那个场景。”
在学生们的眼中,中国人“友好、善良、慷慨”。有的学生表示,“中国人非常慷慨,虽然有时候有点害羞,但他们非常善良并且乐于助人”;有的学生表示,“中国人热情好客、非常友好,总是尽力提供帮助”。
“语言和文化差异不能阻隔彼此理解”
促进中外青年跨文化交流是“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的宗旨。参观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是此次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项,圣玛格丽特中学的学生卡亚·维拉对该博物馆展出的服饰颇感兴趣。“服饰上面绣着各种图案、花纹,感觉很独特。我在‘中国角’学习了中医、茶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很高兴能到中国现场体验,深入了解。”卡亚·维拉说。
阿佐帕迪被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触动,“时间就像流水,一旦流逝就再也不会回来。对我的学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参加此次交流营的不仅有来自马耳他的师生代表,还包括其他国家的外国青年代表及中国学生等。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共有5名同学参加此次交流营,丛泰来教马耳他朋友用筷子,教带队老师如何用中文表达感谢;沈润希请马耳他朋友介绍他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李润博跟着马耳他学生学习地道的外语表达;刘清裴和外国朋友一起参加《茉莉花》的演出;盛熙程被马耳他朋友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所感动。他们表示,参加此次交流营收获满满——既和外国朋友一起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加深了对马耳他等国的了解,还和国外青年结下了友谊。正如一位同学所说:“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而在此过程中,青年大有可为。”
目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刘好也参加了此次交流营。她认为,语言和文化差异并不能阻隔彼此理解。“相反,这些差异激发了我们对彼此国家和文化的好奇。我坚信,通过相互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共同面对挑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