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发展,2024年7月5日至12日,有这样一支高校实践队积极响应号召,结缘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以“实地调研+IP开发+宣传推广”为主线深度赋能,全方位促进当地非遗文化走向大众视野,助力乡村振兴——华南师范大学“海韵渔舞”实践队。
在暑期实践期间,“海韵渔舞”实践队从官方图像资料、平海非遗文化历史渊源和内在特点等方面汲取灵感,从当前主流媒体用户群偏好方向入手,结合中华传统服饰特色,分别打造了凤舞、渔歌、舞鲤鱼三个IP形象和十余个特色文创,并据此设计撰写相关人设、小传,让IP“丰满”起来,以直观化、互动性强的展示方式演绎非遗文化的前世今生,解锁平海非遗的新时代新质态。其中三个代表性的形象(“凤舞”“渔歌”“舞鲤鱼”)在还原实际表演装扮的基础上,提取了凤凰、渔民、鲤鱼的艺术形象特征,用高饱和、亮色调的笔触进行描绘,且与受众喜闻乐见的现代表达相融合,在视觉上带来了全新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为非遗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锚定基点,让文化传承与时俱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
图1 IP性格概念图
图2 IP短漫
图3 文创设计
“海韵渔舞”实践队借助特色IP文创,开展平海非遗课堂宣讲、集章打卡活动等,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能。同时,实践队根据实地调研成果以及现实需要,持续设计完善平海非遗文化的相关文创,根据平台数据反馈,不断调整、创新IP形象和内容传播的表现形式,实现内容引领、数字赋能的非遗文化宣传新模式。
在宣传方面,实践队做出了积极努力,通过制作和发布一系列内容,成功提升了公众对平海当地特色非遗文化的认识。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居民对平海非遗的自豪感,也为当地政府在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
实践队的宣传主要集中在小红书和抖音平台。在小红书上,以展示非遗IP形象为主题,通过解析重构凤舞、渔歌、舞鲤鱼等IP新形象,挖掘现代表达与传统非遗文化的平衡点,融入IP人物性格介绍、IP短漫画以及推出11款文创产品等现代化元素,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展示舞鲤鱼、凤舞和渔歌等平海非遗文化,吸引了广泛关注。在抖音平台,我们则以短视频为核心,分享了非遗传承人访谈、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及表演实况等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平海文化的影响力。截至7月21日,各平台总浏览量达22807次,宣传工作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
图4 平台账号截图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平海政府宣传当地特色非遗文化,实践队围绕平海镇当地的三个非遗项目制作了宣传片。宣传片以青年视角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芳百世的文化力量与非遗传承人伟大的“匠人”精神,表达了对当地非遗文化崇高的赞美,庚续的希望。它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也为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平海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图5 宣传片截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