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古城北城门全息投影“数字瓮城光影秀”。
游客参观“文旅智造 美好生活”体验空间。
游客在大名宴现场打卡。
葫芦烙画作品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小学生在大名五鹿香小磨香油非遗园体验用石磨。
游客参观大名禹善草编非遗馆。
悬疑舞剧《大名狄公》演出现场。
游客在大名府故城遗址博物馆参观。
图为周恩来视察大名纪念馆。
游客参观大名起义展馆。
文旅乘风起,引客入邯来。9月21日,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语邯郸 久闻大名”为主题的第七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大名县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游客来到这座小城,领略成语文化魅力,感悟古城文化底蕴,以及非遗文化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
作为本届旅发大会举办地,大名县因地制宜打造了宋代故城、大名古城和惬山湖三大旅游片区,并开发出“山河四省”主题市集、石刻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大名府故城遗址博物馆、元宇宙D6街区等多个旅发项目。本届旅发大会以其精巧的旅游线路设计,生动的景点故事讲解,让邯郸文旅火爆出圈。
灯光映古城,古街焕新颜
夜幕下的大名古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影勾勒出古老建筑的轮廓,让古城活起来。
“哇……”随着古城城墙上的灯光向四周蔓延开来,城墙上一头头雄鹿向游客奔跑而来,春秋时期的五鹿城在眼前重现;转眼间,一条金龙在城墙上跃然而起,引得游客阵阵惊呼。
“数字瓮城光影秀”运用元宇宙AR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将明代大名府城门瓮城的历史场景、建筑细节以及文化内涵进行真实再现,让游客从数字科技中体验瓮城的雄伟壮观,在光影交错中让游客穿越历史,感受不一样的古城之旅。
“没想到可以在大名古城,感受到北宋的光影和繁华。”来自大名县大名镇的大学生徐诺身着宋制汉服和姐姐一同前来观看“光影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名人,她由衷为自己家乡而自豪。
“感觉这几年家乡变化特别大,大名美景拍不完,大名美食吃不够。”徐诺表示,自己计划近期先把新景点游一遍,“探探路”,因为她的不少外地朋友准备国庆假期来大名旅游。
“大名古城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源起科创(北京)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尹占宏说,行走在大名古城的小巷,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这里有讲不完的故事。
今年,大名古城进行了城市微更新,对城内18条街道与72条小巷、2.3万米的道路基础设施全面改造,管网全部入地,实现了雨污分流。如今,古城四条大街上的402户商铺外立面经过改造,展现出古城独特的韵味,1200余户屋顶经过改造提升,更是让古城的天际线变得动人。
消费新“夜”态,越夜越精彩
“元宇宙D6街区是以知名酒类品牌‘滴溜酒’老厂区为基础进行打造的。如今通过‘工旅融合’‘数字赋能’,在这里不仅可以通过AR技术沉浸式体验古装拍摄,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裸眼3D与全息投影步入数字府衙。
“古城不仅要古,更要出新。”中国康辉旅游集团(山西)有限公司长治分公司张海辉对大名古城元宇宙D6街区赞不绝口。这条长长的街区,餐吧、酒吧、文创、摄影、自媒体工作室、直播基地等新业态,正在激活古城夜经济。
9月21日晚,在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弘敬阁前,众多游人不约而同举起手机,定格这场灯光盛宴。只见弘敬阁万千光点汇聚成流,绽放光芒,灯光璀璨,美不胜收。
“朋友经常给我分享弘敬阁亮灯仪式的视频,今天终于看到了,美极了,不虚此行。”家住复兴区的陈君民当晚带着全家驱车来到大名县,为的是一睹这精彩瞬间。
在大名文化艺术中心,悬疑大剧《大名狄公》也随着市旅发大会开幕首次与观众见面。随着剧情推进,悬念层层揭开,观众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悬疑感+探案”是这部剧的标签,不同于传统的悬疑舞台剧,《大名狄公》是纯舞剧,整部剧全程没有一句台词,这也对悬念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剧总导演骆文博说,“我们适当减少了悬疑点,但又让全剧充满悬疑感。准确地说,这是一部‘悬疑感’舞剧。”
作为第七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重点文创项目,悬疑感舞剧《大名狄公》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追捧和喜爱。接下来,《大名狄公》将在邯郸大剧院进行商演,并就此开启全国商业巡演之旅。
保护与传承并重,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大名小磨香油,油香磨小名大。9月22日上午,走进五鹿香小磨香油非遗园,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气扑鼻而来。压榨声此起彼伏,灌装线有序运转,芝麻经过筛选、淘洗、炒籽、磨浆、摇油等工序,变成了一瓶瓶优质大名小磨香油。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的刘静静购买了芝麻油、芝麻酱,她说,“大名香油的非遗工艺让人赞叹,我要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大名草编特色产业越做越大,走向了世界。走进禹善草编基地,一件长6米、宽2米,用麦秸秆、玉米皮编织的“大名古城”草编作品映入眼帘,这件历时2个多月匠心打造的草编艺术品收获了游客们的赞叹和钦佩。承德市旅行社协会会长王国华逐一看过草编耳坠、挎包、扇子等产品后,不禁赞叹:“大名的非遗文化都很有吸引力,草编艺术更是让人惊叹,非遗艺术的背后是大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禹善草编基地的从业手艺人全部为残疾人朋友,这里也被评为“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大名草编产业年产值1.5亿元,带动上万名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更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拓了一条新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闻